為什么家長要學會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長?
家長只要靜靜的等待,他自然就會做。上周五我在聽我們孩子學校的心理學講座,有個觀點讓我特別有感觸:學習的第一負責人是誰?是誰的責任?現在的家長因為管控孩子,讓孩子覺得學習的第一責任人是家長。我孩子學習為了誰?為了家長。這真的是顛倒了。學習的第一責任人就是孩子自己。對家長來說,要照顧的是他的生活,讓他能吃好穿好,而不是學好。你去逼他,你去管他,你去讓他不停地學,最后給他帶來的是什么?我的學習就為了家長。
你的快樂就是學一個東西,學一個知識,應該是他長一個本事。現在的家長變成了什么?不能去等待,不能去靜靜地、安靜地看著孩子慢慢地成長,他非得去加那些力,去拔苗助長。說最簡單的例子:孩子穿鞋。穿鞋這個行為是非常常見的事情。因為家庭有事要出門,那么你要帶孩子出去就要穿鞋。孩子穿鞋在干什么?他不停地在嘗試,不停地在證明我是能把鞋穿好的。可現在的家長變成什么?"你咋不會穿鞋呢?"各種吼叫,各種責罵,讓一個幾歲的小孩在穿鞋的過程中會更急切地要把它穿好,而最后穿不好。家長一上手給他穿了,最后他也沒有鍛煉出這種能力。當然最后他也會穿鞋,那是因為什么?經歷過本身一兩周穿幾次鞋,他就能做好的一些事。因為家長這種責罵,而不是等待他,讓他變得更長。而且在他內心中有這種自我懷疑,就是沒有能力能把鞋穿好,會對自己內心做自我的否定,這很可怕。
成長是孩子自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。家長只要靜靜地等待,他自然就會做。就說一個對得出牙:每一個人都會出牙,而且每個人的出牙順序都不一樣,有人會早一點,有人會晚一點。家長是不是也會著急出牙的問題?那孩子出牙特別晚,你還會帶孩子去做口腔的檢查會不會?但是因為你沒有什么辦法,醫生也會告訴你等待就行,所以你不會做太多過多的行為,只能是正常地等待。最后發現,你檢查完后,沒過一兩個月孩子就出牙了。這就是孩子必然的一個成長,有早晚。你不要拿一個標準去卡著孩子。
孩子的能力是他不停地在探索,不停地在努力去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。他每做一件事情,家長你要給他的只是幫助提醒,而不是過多地去干涉。學習一樣,去學校帶好書包,你要告訴他帶好什么,弄好什么,給他做好示范。完后的事情就是他自己的事情。還有孩子成績不好,家長就開始著急,說我要幫他這那,孩子要幫他做這那。孩子是成績提高了,可是你慢慢地管控讓孩子失去了自我主動學習的時候。你在小學你能管,到了中學叛逆期的時候,你管不了的時候,你怎么辦?因為小孩子沒有養成一個自我學習的主動性的習慣,他不會學了。到了初中的時候,需要很強的學習動力的時候,他又沒有學習動力了,因為他學習為了什么?為了你家長呀。可是現在叛逆期,我跟你家長是對著干,我現在就不想跟你學,你怎么辦?
所以學習是他自己的第一責任人。家長要做的是陪伴他,讓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。這都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讓他有更好的生活習慣,讓他在生活學習中有自己的學習能力,他能證明他自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就OK了。學習的那些分數,特別小學時候,那是有欺騙性的。考90分跟考95分甚至滿分,在知識上面大家沒有差別。差別的是你未來知識含量變多的中學,他是不是有動力去學,這才是真正的差別。但是因為你從小的直升飛機式的家長去管,人家已經是為你學習。等到了青春期,我就不想為你學,我就不學了。我對這個學習存在的無意義感,你家長怎么辦?
小學生的家長,特別低年級的家長,你們對孩子來說,要的是讓他自我去探索,去培養他自己能做到任何事情的一個能力。他做不到,你只是告訴他你在成長,你今天做不到,你今天練習,明天就能做得更好。只要告訴他有這個東西就行了。作為一個現在的家長,要的是什么?把你自己工作做好,生活過好,你就是一個成功的家長。孩子在學習,你不是責任人。
-
家長只要靜靜的等待,他自然就會做。上周五我在聽我們孩子學校的心理學講座,有個觀點讓我特別有感觸:學習的第一負責人是誰?是誰的...
-
教育的本質不是讓孩子盲目服從,而是引導他們超越父母的局限,向更優秀的人學習。 知道讓孩子聽話,是非常非常失敗的教育。講一個冒犯...
-
天賦型孩子需要高段位專家的引導,家長要善用資源,讓專業人士激發孩子的潛能。 有一種家長,手里握著寶藏,自己不知道。你娃如果是天...
-
如果你想讓孩子考試前10名,那就不要超前學,而是要超綱學。很多人其實理解都是錯誤的,都讓孩子拼命的超前學,結果孩子越學就越沒有...
- 1 軍訓簡筆畫6
- 2 女生在烈日下軍訓的簡筆畫圖片7
- 3 小朋友在吃早餐的簡筆畫圖片15
- 4 媽媽給兩個孩子量身高的簡筆畫圖22
- 5 小朋友女生在認真寫作業的簡筆畫51
- 6 黑神話悟空火爆全球 來看看悟空1012
- 7 黑神話悟空簡筆畫1244
- 8 噴水的鯨魚簡筆畫圖片2418
- 9 蝦簡筆畫1196
- 10 小龍蝦簡筆畫2579